足之三阴,从足走腹,故足太阴脉发于此。学人随症加减,因病而施,则用之不穷矣。
然必须兼清解之药一、二味为得。水之精气藏于肾曰“志”。
阳明支别上行者,由大迎、人迎循喉咙,入缺盆下膈,属胃络脾,故食即气逆滞闷不行,而为食痹。四脏俱病,惟以胃气为主,土数五,五数尽而死矣。
金火相争,故寒热往来而为疟。然阳亦能杀,阴亦能长,故生于阳者阴能杀之,生于阴者阳能杀之。
气口主里,脉甚而坚者,食伤三阴也,是为内伤。阳主动,阴无阳不生,故伤以寓气,气以运形,阴阳当和,不得相失。
卫失其常,故昼不精;营失其常,故夜不瞑也。盖气口属肺,手太阴也;布行胃气,则在于脾,足太阴也。